COPYRIGHT © 20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7007661号-1 湘 公网安备43010402000565号
新闻中心
中冶长天承担的一项中冶工程中心项目通过验收
5月20日,中冶集团组织专家组在长沙召开了中冶工程中心科研项目“烧结烟气治理及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结题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中冶华天首席专家陆培兴等7人组成。
本项目立项时,烧结烟气净化主要以脱硫为主,没能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同时脱硫副产物未能资源化,另外,烧结余热利用虽然得到重视,但余热资源利用不充分。本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2011年6月2014年6月),通过开展烧结烟气氨法脱硫脱硝技术、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以及烧结烟气新型余热锅炉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发出能在原氨法脱硫装置中增设烟气脱硝装置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活性炭脱硫脱硝装置,实现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及副产物资源利用,同时开发出利用辐射热和对流热的多通道双压烧结环冷机直联炉罩式锅炉,实现烧结烟气余热的高效利用。
本次验收会上,项目首席专家、中冶长天副总经理叶恒棣就项目的立项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取得主要成果、指标完成情况以及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全面阐述。本专项通过有序的组织和实施,取得了诸多技术突破:开发了氨法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装备,利用氨法脱硫的中间产物实现同步脱硝,通过合理添加脱硝剂提高脱硝效率,实现了氨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率98.15%,脱硝率40.53%(未添加脱硝剂),除尘率52%;经实验室研究添加脱硝剂后脱硝率可达60%;开发了活性炭法烧结烟气净化技术及装备,深入攻关了低温炭基催化剂、模块化吸附塔和解析塔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单塔脱硫率98%、脱硝率40%~50%、二噁英去除率90%(降解率75%)及出口粉尘浓度小于20毫克每立方米的效果;开发了直联炉罩式余热锅炉技术及装备,大幅提升了烧结矿辐射热和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该技术经方大特钢示范工程现场测定平均吨矿产汽量达到123.78千克,吨矿发电量达到23.94度。
该项目共申请专利23件,获授权专利5件,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项,获中冶集团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9篇,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2名,硕士3名,并形成了一支烧结行业节能减排领域的产学研高层次人才队伍。项目实施期间,在攀成钢、方大特钢分别建立了氨法脱硫脱硝和直联炉罩式锅炉示范工程,在宝钢建立了活性炭半工业化中试装置,技术成果已经在攀成钢、池州铜化、日照钢、本钢、宝钢等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完成情况汇报,通过审查资料以及质询讨论,一致认为:由中冶长天承担的中冶工程中心科研项目“烧结烟气治理及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同意通过验收。